辽中县古典主义音乐学习组

【欣赏】李斯特《彼特拉克十四行诗》

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
  • - -
楼主
点击上方“公众号”可订阅哦!
欣赏
小编根据娄雪老师在音乐小屋群内的推荐整理了此文,希望大家可以喜欢,感谢娄老师每天无私的奉献!

请点击播放欣赏


        

    大家好~ヾ ^_^♪美好的一天从音乐开始~
    
   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李帕蒂演奏的李斯特《彼特拉克十四行诗》

     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彼特拉克~
    弗兰齐斯科·彼特拉克(意大利语:Francesco Petrarca,1304年7月20日—1374年7月19日),意大利学者、诗人,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,被誉为“文艺复兴之父”。
      他以其十四行诗著称于世,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,后世人尊他为“诗圣”。他与但丁、薄伽丘齐名,文学史上称他们为“三颗巨星”。

    其次,我们来了解一下十四行诗。
    十四行诗,又译“商籁体,”为意大利文sonetto,英文十四行诗、法文sonnet的音译。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。最初流行于意大利,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,又称“彼特拉克体”,后传到欧洲各国。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,音韵优美,以歌颂爱情,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。
     每首分成两部分: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,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,即按四、四、三、三编排。因此,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。每行诗句11个音节,通常用抑扬格。
     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是献给理想化的恋人劳拉的诗篇,,彼特拉克对劳拉的爱慕纯属于柏拉图式的爱情,据说并没有付诸任何实际行动的追求。他从23岁见过劳拉一面之后,便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写献给劳拉的抒情诗,直到47岁。不停地书写和编订,最终把这三百多首爱情诗编成两部分:《劳拉在世时所作》和《劳拉死后所作》。在这些爱情诗里,他把劳拉理想化,描绘成完美得近乎于女神的形象,对其倾注热情奔放的感情,语言清澈明快,既委婉含蓄又倾吐爱意,对爱的苦苦追求和伴随着爱的忧伤表达得可歌可泣。彼特拉克的这些抒情诗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,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上和情感表达方式上开近代抒情诗之先河。

     李斯特创作的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是李斯特的钢琴曲集《旅行岁月》第二集中的曲子,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在意大利所读到的14世纪诗人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的作品。
    彼特拉克十四行诗第104内容大致如下:
  我找不到和平,也没有理由打仗;
  我又害怕又希望,火热又浑身冰透,
  我飞天,却又得躺倒在地上,
  我一无所有,却又拥抱全宇宙.
  我身陷囫囵,却又半开罗网,
  我不受囚禁,却又加上镣铐,
  不让我活,也不让我从陷阱脱逃.
  我是睁眼瞎,哑口却又在发言,
  我甘心沉沦,却又高呼求救,
  我恨自己,爱别人却又一片真心.
  我靠痛苦活命,泪珠点缀着笑脸,
  生固不足惜,死也不必愁;
  我弄到这个地步,都是啊,为了夫人!

     英年早逝的钢琴家利帕蒂演奏的十四行诗,是非常好的版本,2002的《钢琴艺术》杂志有两篇题目为《走进钢琴家迪努•李帕蒂》,里面曾写到李帕蒂的十四行诗是最富灵感的演奏。

    小编有话说:
    娄雪老师,日复一日辛勤耕耘,每天早上准时在”音乐小屋“里向大家推荐美妙音乐,分享读书心得。可惜小编异常懒惰且俗事缠身,传播得少。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时候可以一起分享。
    再次感谢娄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。






    分享完毕,欢迎订阅我们的公众号,会有更多原创内容献给大家!
平均律音教社
微信:piano1288

培训,我们是认真的。
长按二维码关注



举报 | 1楼 回复